close
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
今天,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人指南!!!




-暢銷書排行榜
本週排行榜第一名:
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


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
點下面的圖片進去,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








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人指南

















  • 《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人指南》






    給年輕人的職前特訓班








    進入社會前,到底有哪些職前預備,才能順利融入職場中?有鑑於雙胞胎女兒AB寶已經就讀大學,這回李偉文決定開一堂「職場通識課」,帶兩位女兒與時下的年輕人,先對真實職場加以認識一番。








    透過聊天,李偉文了解到年輕人對職場的種種想像,並以自己多年經營組織、運作團隊的實際情況,分享怎麼建立起工作該有的好習慣、與人相處時要注意的細節、影響團隊的方法,以及面對社會與未來趨勢該如何安身立命...。








    如果你現在對人生道路感到不安與迷惘,不妨聽聽李偉文與AB寶怎麼說吧!在溫馨而親切的親子對談中,種種疑問都將豁然開朗,並獲得勇往直前的生命力量!
















      職場圖文作家馬克、「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平臺張國洋、姚詩豪真心推薦



















    • 作者介紹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

      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曾擔任童軍團長,1995年與朋友一同成立荒野保護協會,更把開業的牙醫診所布置成社區圖書館,供民眾借閱。

      熱愛閱讀,曾擔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選審委等。相信影像的影響力,曾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陪伴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教育的學習。

      臉書粉絲團:www.facebook.com.tw/weiwenfans
      部落格:news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護協會:www.sow.org.tw

      李欣澄(A寶)

      李偉文長女,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自認像海豚一樣喜歡微笑,總相信一個微笑能牽動起另一個微笑,也希望能像海豚一樣,帶給別人快樂與幸福。

      李欣恬(B寶)

      李偉文次女,目前就讀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偶然頓悟,世界遠比自己的想像來得更豐富多彩,若抱怨生活一成不變呆板無聊,罪魁禍首其實正是自己──生命永遠不會無聊,是我們忘了活出精采。總敢把一些陳舊長青苔的兒時老故事再攤在陽光下殺菌,只希望能提供另一種標本,與大家實驗檢討。



















    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人指南-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一給年輕人的工作箴言姚詩豪




      推薦二進入社會前的預備手冊張國洋




      自序一這社會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李偉文




      自序二最棒的一堂通識課李欣澄(A寶)




      自序三「浪漫」的職場教戰守則李欣恬(B寶)








      第一章職前自我預備




      開始工作前,內建個人軟實力




      一、學校沒教的事,更重要




      二、不再被情緒低潮綁架




      三、大忙人,需要「不太夠的時間」




      四、不要只做分內之事




      五、勇敢走自己的路




      六、好習慣帶出高效能




      七、用紙筆做記錄








      第二章職場人際應對進退




      掌握溝通訣竅,練就辦公室生存術




      八、說話流利,不如善於傾聽




      九、主導話題,閒聊也能有收穫




      十、別把白目當直率




      十一、交朋友也要「定時定量」




      十二、破解人與人之間的「祕密合約」




      十三、散發讓人尊敬的自信正能量




      十四、衝突免不了,重點是如何處理




      十五、將看得到的人都變成朋友




      十六、豬頭主管也是好跳板




      十七、管理上司就像養寵物








      第三章發揮組織影響力




      弄懂群體心理,領導管理不卡關




      十八、分權好?集權好?動態平衡最好




      十九、目的不同,組織型態也不同




      二十、不要為開會而開會




      二十一、找到感動,就能讓人心甘情願




      二十二、獨立思考、充分交流,團隊創意源源不絕




      二十三、了解人性,做事無往不利




      二十四、制度與文化,帶領團隊翱翔




      二十五、沒有企圖心,也能當好領導者








      第四章職涯發展與社會脈動




      培養時代敏銳度,隨時調整核心能力




      二十六、興趣是興趣,天賦是天賦




      二十七、不逃避現實,也不放棄夢想




      二十八、選大?選小?心態對了怎樣都好




      二十九、當自己職業生涯的執行長




      三十、錢,其實不只是錢




      三十一、未來是可以預見的




      三十二、隨時注意策略轉折點




      三十三、臺灣將來的競爭力與優勢








      跋一枝草,一點露




















    【作者序1】








    這社會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從小父母師長一再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用功,就會考高分」、「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由於聽得太多、太久,我們不知不覺以為這就是真理,直到離開學校後才發現,事情似乎不是這麼理所當然。








    還是學生時,不論是老師或來校演講的名人、社會賢達,都會鼓勵你要追求自己的夢想:「只要不放棄,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為何在畢業後,長輩總會提醒:「你不能一直活在夢幻中,人要務實一點。」職場上的前輩也會好心的勸你:「醒醒吧!要面對現實。」








    為何我們在課堂上聽到的人生大道理,常與離開學校後體會到的不太一樣呢?我相信自己當年的這些困惑,AB寶應該也會遇到。所以,等她們上大學後,我總會利用假日的相聚、聊天,與她們討論一些社會的潛規則,以及進入職場和人合作共事的注意事項,當然還有很多課堂從未提到的人際權力運作。








    周遭朋友一方面憂心在少子化、高齡化的影響下,臺灣將來的年輕工作人口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我們也看見許多年輕人無法調適職場壓力,甚至逃回家裡當啃老族。這些擔心或許都是事實,但我們這些前輩也難逃教養不力的責任。「總該為下一代做點什麼事吧?」本書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成形的。








    未來是一個競爭愈來愈激烈、挑戰愈來愈大的社會,因此有人說:「二十紀末是焦慮的時代,到了二十一世紀,逐漸進入集體憂鬱的時代。」其實不論是焦慮或憂鬱,都是面對不確定時代的徬徨與恐懼。但也正因為這種競爭壓力,我反而常提醒自己,不要只是跟孩子談工作,談職業生涯,而是要談人生。我也常跟年輕朋友說:「與其談生涯規劃,不如思考自己想做怎樣的人。」








    這些年報章雜誌熱中於報導成功的名人,書市裡最暢銷的是「有錢人怎麼想?」「有錢人做了哪些事?」學校老師與父母長輩不斷恐嚇孩子:「用功讀書才能考上好學校,有好學歷才能找到好工作、賺大錢!」孩子從大人言行與媒體的報導中,將賺大錢的人視為成功人物,逐漸建立起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這是我相當擔心的事。整個社會都在追求致富之道,總以為能找到某個祕訣並複製成功的方法,也產生了許多後遺症。








    我們都知道,想賺大錢必須要努力,但就算一個人再努力,也不見得有機會能賺大錢。而太過強調祕訣與方法,一旦我們真的賺到錢,不免會認為這是因為本身比較聰明、厲害,成果是自己應得的,反而忽略一路上許多貴人的幫忙與機緣的助力。








    我經常自問:「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我的言談舉止是否不經意流露對有錢有勢者的欽羨?」在引領孩子探索未來時,我也要她們思考:「究竟什麼是成功?」我認為成功是有意義的過一生,這「意義」與世俗的名利地位無關,而是關乎自己對生命與價值的看法。我們不需要贏過別人才是成功,因為自己的人生意義是由自己來定義。快不快樂、幸不幸福,其實跟賺多少錢、工作職位高低都沒有關係,意義不是由那些可量化的數字決定。








    我希望AB寶,以及許許多多已在工作(或即將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都能體會到,真實人生是變幻莫測的,這世界變化愈來愈快,我們幾乎不可能知道所學的知識或技能,哪一些是將來能派得上用場的,哪一些是很快就被淘汰的。我相信只有透過不斷學習,才可能適應未來的世界,因為勇於做自己而湧現的求知熱情,是我們擁有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啊!人生是一場饗宴,值得我們痛痛快快的大玩一場,一生是否活得精采,關鍵就在我們是否把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不虛此生。








    李偉文








    【作者序2】








    最棒的一堂通識課








    上大學前,每天回到家,爸媽的問候語永遠不是「你吃飽了沒?」「今天考幾分?」而是「今天在學校有發生什麼好玩的事?」彼此分享爆笑的生活趣事,而一起爬山、聊書、聊電影更是我們家的共同記憶。








    即使在升學壓力極大、被考卷填滿的高三生活,爸媽依然這麼問著。面對這問題,深陷於書海的我們總無奈的回答:「考試!考試!考試!還能有什麼好玩的!」








    進入大學,我們就像在十字路口分道揚鑣,全家齊聚的時間變少了,各自走在開滿五顏六色花草、沿途風景壯麗新奇的學習道路上,處處是陌生新事物。








    「爸,時間怎麼永遠不夠用啊?」「有時覺得開會雖然必要,但很沒有效率,該怎麼辦啊?」「媽,妳覺得我處理這件事的態度與方法好嗎?」








    爸媽不用再以「今天有發生什麼好玩的事?」來誘拐我們說出心裡話,因為對於學習、對於人際、對於未來有太多想像與疑惑的我們,總急忙與爸媽分享,他們也不放過隨時「家庭對話」的機會。閱讀此書,就像重溫一次我們所有的對話,或許某些對話我們沒太多印象,或許我們沒那麼嚴肅,或許、或許......但書中討論的主題與場景,都是真確存在過的。








    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教授我們專業科目以外的學科:人文學、哲學、經濟學、心理學......四年時間、二十八學分的通識課,希望我們踩在知識巨人的肩膀上,成為更完整的人。還記得開學第一週,我看著琳琅滿目的課程選單,打聽著哪些課程超有內容、非選不可,最後只能感嘆時間太少、有趣的課程太多。








    而這一年我上過最精彩的通識課,當然非這堂由老爸開講、沒有學分、沒有考試、沒有評分,甚至沒有固定上課時間的「老生常談人生通識課」莫屬了。修課學員有我、老妹,以及正在閱讀的您。面對生活選擇,當下有很多的疑惑與困惑,都能在與爸媽坦誠的交談裡清晰起來。








    感謝出版社的用心,讓我們這年的家庭談話時光以紙本方式留念,感謝老爸、老媽和傻妹,以及本書的讀者。歡迎您與我們一同修這門一生都在修習、不斷磨練的人生通識課!








    李欣澄(A寶)








    【作者序3】








    「浪漫」的職場教戰守則








    閱讀這份書稿之於我,是一場蒙太奇式的回溯之旅,我回到了巷口前第二個轉彎的黃昏、某個踏著石階的午後時光、某段拉張椅子在客廳展開的秉燭夜談,剪輯淘選,解構建構。








    平日有一搭沒一搭的聽了一些、想了一些、下意識的做了一些,但透過這本書的整理,許多價值觀又重新被築起並堅固。原本螢光筆隨時在側只是例行公事,沒想到翻完整本書稿,只見不直的直線和不圓的圓圈,大剌剌的在上頭盤踞著,甚至還驚覺自己莫名的對書稿直點頭(並非陷入昏迷,別誤會)。








    畫線之於我,表示這段說得太對了,跟我想法一模一樣,或表示這段太新奇了,想要學起來。畫了好多佳句跟筆記,也許剛好呼應我遇到的問題與需要。我剛進大學這個小社會──一個還沒有這麼多黑暗面的職前試煉場。比起中學時大半課後時光都獻給不離不棄的參考書,大學有更多空白時間被書本以外,可能棄你不顧的「自己、別人、團隊」給填滿。








    日前看完《被討厭的勇氣》,正震撼於作者對「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的執著信念。我發現《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不只是一本「談工作」的書,更是「探討組織、人際與自己」的書。沒有人能自外於團體、社會,伴隨而來的,常是沒處理好的人際災難,甚至更難搞定的,是自己與自己的矛盾衝突。








    面對各種教戰手冊,令人目眩,也令人徬徨,一面歡喜又有這麼多東西可以去學習、挑戰,一面憂慮萬家法則各說各話、滔滔不絕、永無止息。但我想這是一本「浪漫」的教戰守則。太技術層面的「快速教你學說話」、「速成領導力手冊」、「面對工作的九十九種方法」(純屬臆測捏造,若真有撞名只是意外)等,講求方法而非想法,總覺得隔靴搔癢。也許真正重要的,不是教條式明確的標準作業流程,而是回歸本源的初心。








    最終,我們到底為何與人相處?為何甘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遊戲裡淌渾水?也許是「愛」,因為「領導就是愛,領導就是分享」。本書提供一些超乎尋常想像的「浪漫」解答,幫助我們天真爛漫的面對這一切「煩惱」的根源──人際關係。








    李欣恬(B寶)




    【推薦序1】








    給年輕人的工作箴言








    沒養過小孩的我,看到本書的第一反應是:「咦!真的嗎?原來父親與兩個念大學的女兒之間,竟會出現那麼有趣卻又深層的對話!」光是這點,就讓我忍不住一頁頁的翻下去,最後還出現「生個小孩似乎也不錯」的念頭。








    這本書很像是「蘇格拉底對話錄」親子版。偉文爸透過對話的方式,與孩子探討職場規則、人際關係與生涯發展這幾個說不清楚,也很難講明白的議題。他不給答案、不給指示,卻提出耐人尋味的思考與自身的經驗。許多觀念,我也常常向上班族談起,但偉文爸更厲害的地方在於,他能將這些觀念輕鬆帶給十幾二十歲的孩子,並引發更多的討論。








    本書當然值得為人父母者一讀。如果本身即將邁入職場的人,不妨也看看這本書,因為你將聽到很多父母想告訴你,卻未必說得清楚的工作箴言!








    (本文作者為「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平臺站長)








    【推薦序2】








    進入社會前的預備手冊








    讀著李偉文先生的這本書,讓我覺得很有共鳴。因為其中對於未來趨勢、工作方法,以及提供給年輕人的思維態度,跟我們常在著作及網路上宣導的概念非常相近!尤其偉文先生在書中透過跟女兒對話的寫作技巧,讓較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也能在心裡透過類似問答,輕鬆跟隨著他的思考脈絡,從淺而深的逐步思考。因此我非常建議年輕讀者細細閱讀本書,並從中獲得進入社會前的各類準備!








    (本文作者為「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平臺站長)


















    「AB寶,妳們過來看一下這封信。」某個沒出門的假日,我在整理電腦裡的檔案時,看到上個月收到的一封電子郵件,便邀請AB寶一起過來討論。

    一封白目的電子郵件

    「哇!這是誰寫的?太誇張了!」A寶不可置信的說著。

    「哈哈哈!『我不知道你的行情,開個價碼來吧!』這學生未免也太、太、太......」B寶也笑得說不下去了。

    我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她們說:「妳們千萬不要像這學生那麼白目,這還是國立大學最明星的科系呢!後來我去演講時,有特別注意這位跟我聯絡的同學,本人看起來是還好,只是寫信的語氣真的太白目了。其實在這之前,他們已經跟我通過好幾次信,敲日期、題目,一直到演講前幾天,大概是要跟學校申請經費,可能是老師聽說過我的名字,好心提醒他們要先跟我確認演講的費用,所以才會寄來這麼一封突兀又不禮貌的信!現在許多人都認為年輕人很白目,妳們說說看,什麼是白目?」

    「白目就是搞不清楚狀況、沒禮貌,但又不知道自己沒禮貌。」A寶先回答。B寶也補充:「是不是有個俗語『哪壺不開提哪壺』?這種人也算是白目的人吧!」

    A寶又想到:「有些大喇喇到處批評別人、自以為直率的人,其實也是沒有同理心的白目吧?」

    不要亂踩別人的地雷

    我點頭肯定她們的答案:「學生時代講錯話還無所謂,反正大家會念在是學生的分上,也就算了。但進入有利益關係、俗話說職場如戰場的公司,有時無心說錯一句話而惹毛了主管或同事,遲早都會出問題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不要指望別人體諒你沒有惡意── 甚至是出自一片好心,因為得罪人就是得罪人,尤其如果碰觸到別人內心的隱疾或創傷,有人說那種怨恨是好幾輩子都忘不了的呢!」

    AB寶吐了吐舌頭,一副「有那麼嚴重嗎?」的表情。

    我告訴她們:「不要亂開別人的玩笑,這原則務必要謹記在心。長輩、上司、不熟的人當然別亂開玩笑,就算是好朋友也要注意。即使當事者常拿某些事情或缺陷消遣自己,但如果我們以為他自己都那麼說了,也拿那個缺點來說嘴,搞不好就得罪人了!有時我們在社會新聞中看到,幾個數十年的老友或好友一起喝酒聊天,忽然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這個『一言不合』往往就是不懂察顏觀色,若是不小心碰觸到別人的禁忌,沒發現對方都變臉了還繼續說,就會發生這種悲劇。」

    A寶有點感慨的說:「連老朋友都不能亂開玩笑,那人生不是很無趣嗎?」

    我安慰A寶:「也不是說好朋友不能互虧,畢竟跟老友相處最棒的地方,就是很自在、不用客套,可以呈現最原本的自己。剛剛我是要提醒妳們,每個人內心一定都有某些最柔軟、不可碰觸的禁忌,如果知道就不要故意去踩地雷;若不知道而講錯話,看見對方變臉就要適可而止,而且要好好記下來,以後絕不要再犯。」

    B寶有個疑問:「爸爸剛剛還提到,有時太直爽講真話也會變白目,難道我們不能說實話嗎?」

    A寶提醒妹妹:「妳忘了我們以前看過的電影嗎?金凱瑞演的『王牌大騙子』,當他被下咒一天內只能說實話時,不是得罪所有的好朋友與同事,還因此丟了工作嗎?人有時候不能講真話,這也是『白色謊言』(White Lie)這名詞的由來吧?」

    我嘉許A寶的回答,說:「對一個正常人來說,不說假話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有人說一個能完全誠實,完全忠於自己想法的人,大概只有精神病院才找得到。記得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姆曾說過,精神病人其實才是健康的,因為他們並沒有出賣自我,只不過要抵抗的現實太過巨大,他們在捍衛自我中失敗了,所以我們就說他瘋了,所謂的正常人,其實就是能按照社會角色劇本乖乖演出的人。」

    同樣的意思,只要說的方式不同,帶給別人的感受也會天差地別。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第二章)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240


    出版地:台灣


















    • 作者:李偉文、李欣澄、李欣恬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2015/7/27








    • ISBN:9789863207856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人指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