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
今天,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




-暢銷書排行榜
本週排行榜第一名:
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


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
點下面的圖片進去,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








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

















  • 《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






    戰爭如何創造歷史?戰爭如何孕生社會?戰爭如何形塑人們的主體經驗?

    克勞塞維茲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由汪宏倫主編,朱元鴻、汪宏倫、姚人多、莊佳穎、彭仁郁、黃金麟、趙彥寧、鄭祖邦、藍適齊等專家學者所撰寫《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則是指出:「社會是戰爭的延續」

    戰爭是形塑人類歷史的重要力量,也是探討現代性(modernity)不可或缺的一環。《戰爭與社會》共分十章,是台灣社會學界對這個新興研究領域的集體努力成果,十篇專文從理論、歷史、到主體經驗,次第開展,為讀者提供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思考圖像。

    《戰爭與社會》結合台灣、東亞與世界的脈絡,為相關議題的探究,開啟新的方向。

















    •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汪宏倫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台灣大學社會系兼任副教授,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學與京都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研究涉 及台灣、中國與日本民族主義,致力探討東亞現代性中戰爭、情感與價值觀諸問題。曾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與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作者簡介

      汪宏倫(導論、第三章)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曾任台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與?際日本文化研究????訪問學者。研究涉及 中、日、臺民族主義,探討東亞現代性中戰爭、情感與價值觀諸問題。曾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與中研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鄭祖邦(第一章)

      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社會學理論、政治社會學。目前主要研究重點為戰爭與現代社會理論、九○年代以來台灣的國家構成與民主發展之研究。

      朱元鴻(第二章、第六章)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著有《我們活在不同的世界》以及約廿餘篇期刊論文,編有《孔恩:評論集》(與傅大為合編),主編《理論與當代戰爭》麥 田翻譯書系(2003-2010),《文化研究》創刊主編(2003-2011)。研究興趣包括社會思想史、當代社會文化理論、都市民族誌。目前在撰寫 《自閉症與我們的時代》,一個醫療概念史的跨文化研究。

      黃金麟(第四章)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社會學理論、近現代中國的文化與政治,身體社會史、戰爭與現代性等。著有《歷史、身體、國家》(2001, 2006),《政體與身體》(2005),《戰爭、身體、現代性》(2009)等書及相關論文。

      姚人多(第五章)

      英國University of Essex社會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研究領域為歷史社會學與政治社會學。目前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台灣人第一次遭遇現代國家與資本主義的經驗。

      藍適齊(第七章)

      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主要研究興趣?台灣史、近現代東亞史、民族 主義╱歷史記憶╱認同建構。研究成果曾發表於positions: asia critique, China Journal,『軍事史?』(日本)等期刊。

      彭仁郁(第八章)

      巴黎狄德羅大學心理病理暨精神分析學博士。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認證之精神分析師。博論於2007年獲法國「研究世界」獎後,改寫為專書《亂倫試煉》(PUF, 2009)。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助研究員,嘗試探討精神分析之當代性、人為暴力創傷與療癒。

      趙彥寧(第九章)

      美國康乃爾大學人類學博士,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歷年來研究主題包括性/別與酷兒、國族主義、國家暴力、國境管理與跨境遷移。著有專書《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巨流,2001),與數十篇國內外期刊及專書論文。

      莊佳穎(第十章)

      莊佳穎,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 UK)社會學博士,現為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助理教授,同時兼任台師大國際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及東亞流行文化學會理事長。學術研究興趣為民主化與消費 社會、國家認同與每日實踐、流行文化等,目前正在執行的研究計畫為「可愛文化的台灣實踐」。(FB:laalaapiano@ntnu.edu.tw;網 站:www.xiaoying.idv.tw)



















    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目錄導覽說明










    • 導論把戰爭帶回來!──重省戰爭、政治與現代社會的關聯(汪宏倫)

      第一章戰爭與社會理論:一種現代性的視角(鄭祖邦)

      一、前言

      二、戰爭與現代性的思想入口:從馬基維利到克勞塞維茲

      三、戰爭與民族國家:韋伯的理論創始

      四、戰爭與社會治理:傅柯的理論翻轉

      五、結語:邁向一種戰爭的社會理論

      第二章百年來戰爭與革命組態的改變(朱元鴻)

      一、百年和平

      二、歐洲公法的輓歌

      三、兩種革命/戰爭的場景

      四、共產主義世界革命

      五、世界的內戰,冷戰

      六、阿拉伯之春,公民抵抗的淵源與前景

      七、世紀展望:相互依存的複雜性

      八、結語

      第三章東亞的戰爭之框與國族問題:對日本、中國、台灣的考察(汪宏倫)

      一、導言:東亞的國族問題與戰爭遺緒

      二、理論與概念:戰爭、「戰爭之框」與國族建構

      三、東亞的「戰爭之框」:日本、中國、台灣

      四、結語:重審現代性--戰爭、國家與「合法暴力」

      第四章以戰為治的藝術:抗美援朝(黃金麟)

      一、戰場與戰略

      二、歷史的意義

      三、競賽與公約

      四、另類的交戰

      五、戰爭與治理的辯證

      六、結論

      第五章社會是戰爭的延續:日治時期以來台灣「國家的敵人」之歷史考察(姚人多)

      一、傅柯的問題

      二、敵人與戲碼

      三、什麼東西沒變?

      四、土匪與治安戲碼間的認知落差

      五、土匪與良民

      六、什麼東西變了

      七、結論

      第六章正義與寬恕之外:戰爭、內戰與國家暴行之後的倫理(朱元鴻)

      一、戰後正義(Jus Post-Bellum)

      二、戰犯審判:歷史的判讀

      三、戰犯審判:確立真相的檔案或是歷史否認的包裹?

      四、寬恕:另一個全球化的劇場?

      五、記憶與遺忘的政治?

      六、遺忘:與時俱逝的腐朽或是迎展生命的能力?

      七、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寬恕?還是遺忘?

      第七章可悲傷性,「戰爭之框」,與台籍戰犯(藍適齊)

      一、前言

      二、民間活動

      三、中華民國政府的參與和立場

      四、民間 VS. 國家

      五、結論:戰爭記憶與台灣的身分認同

      第八章過不去的過去:慰安婦的戰爭創傷(彭仁郁)

      一、研究背景及問題意識

      二、創傷研究的倫理質疑:方法論問題

      三、戰爭與性/別

      四、戰爭創傷的臨床論述

      五、創傷主體真實的可共享性

      六、說不可說、傾聽瘖啞

      七、歷史銘印、共享記憶:真相版本之戰

      八、結語:戰爭創傷敘事的歷史銘印

      第九章親密關係倫理實作:以戰爭遺緒的男性流亡主體為研究案例(趙彥寧)

      一、導論

      二、重建美好烏托邦的未來:照顧蔣公與懷念母親

      三、國家給予的私下授受:延續生命的倫理實作

      四、永續創傷化的流亡主體?:瀕死倫理實作的意義

      第十章浪漫的虛擬史詩:2008年後台灣電影中的戰爭記憶(莊佳穎)

      一、前言:電影作為戰爭記憶書寫的所在

      二、台灣,戰爭記憶小故事的漂浮之島

      三、來自戰地的明信片

      四、帶著戰爭傷痕的台日情意結

      五、結論:在開放的歷史書寫空間裡自由飛舞

      作者簡介





















    一本嚴肅的學術專書,頂著「戰爭」如此沉重的題目,似乎不該以過於輕鬆的話語開場,否則易顯突兀,反損整體價值。尤其這是一本集體創作,若是染上過多個人色彩,難保不招來居功掠美之譏。不過,每一本書的背後總有些緣起軼事,若不趁著寫序的時候交代,將來恐怕再無機會。

    幾年前,在一個學術討論的場合,我力陳戰爭對理解當代社會的重要性,一位同事(顯然他沒有被我說服)半開玩笑地對我說:「戰爭?我對戰爭沒興趣。我這個人熱愛和平,討厭戰爭。」

    是的,我們假設大部分的人都熱愛和平,討厭戰爭,我自己也不例外。然而,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傾向,使得我們有意無意忽略戰爭在日常生活與(許多人的)生命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低估了戰爭對社會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和平據說是當今世上的主流價值,但人們似乎也因此不願正視戰爭。戰爭所引發的種種負面意象與聯想──殺戮、殘酷、死亡、動盪、離亂、悲慘、創傷──也使得人們易於壓抑與戰爭相關的記憶或想法。當我剛開始轉行投效社會學時,從來就沒想過有一天我的研究會碰觸到戰爭這個引人不快的幽暗題材。

    戰爭作為學術研究的題材,並非完全不曾被碰觸過。在歷史學、政治學乃至文學與藝術,都不乏處理戰爭的研究。然而,在社會學界,這樣的研究尚不多見,也還缺乏系統化與理論化的知識努力。這本書,正是嘗試填補這樣的空缺。

    上述的空缺也反映了一種普遍印象:社會學是研究社會的,而戰爭並不存在於社會的日常運作中,因此社會學鮮少碰觸戰爭議題,是理所當然的事。在一個看似承平的年代,戰爭經常被視為是一種「例外狀態」。戰爭只發生在特定的時空脈絡,被鎖在某個記憶的角落。只有關心某一特定時空(例如研究戰時歷史的文史學者)或特定議題(例如軍事專家與國際關係學者)的人才需要關心戰爭,否則的話,戰爭和一般百姓的日常生活,其實是沒有太大關係的。

    這本書,便是嘗試扭轉這樣的印象。戰爭和社會的關係,其實遠超過一般的想像。許多人都曾聽過這麼一句話:「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本書則試圖告訴讀者:政治是戰爭的延續──不,不僅如此而已。整個社會都可說是戰爭的延續。你我生活所在的當下台灣社會亦然。

    在研究東亞民族主義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戰爭對理解當代社會的重要性,而近年來國外社會學界出版的幾本英文專書,也印證了我的看法。然而,戰爭所牽涉的問題太多、影響層面太廣、太複雜,我發現一個人不可能處理周盡,非集體智慧不為功,因此興起了結合同道共同創作的想法。此時正好社會所蕭新煌所長責成我為所內籌辦一個小型研討會,我便利用這個機會,集結分散各地的朋友們,開了一場工作坊。這便是這本書的由來。

    不過,要提醒讀者的是,這不是一本「會議論文集」,甚至不是一般意義下的「論文集」。這裡面的各篇論文並不僅僅因為在同一場會議發表而收錄在一起,也不是處理相近的題材而已。它們各篇之間彼此呼應,相互唱和,主題環環相扣,論證層層開展,從理論、到歷史、再到主體經驗,為「戰爭與社會」這個尚未完全成型的研究領域設定議題架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與其說是一本論文集,不如說是一部結合眾人心力、由九位作者共同譜寫的學術專著。

    本書所收錄的各篇論文,是以2011年12月9日中研院社會所主辦、東海大學社會系協辦之「戰爭與社會」工作坊所發表的論文為主,另外再加上朱元鴻的《正義與寬恕之外:戰爭、內戰與國家暴行之後的倫理》一文而成。在工作坊的前後,我和各篇作者也曾在東海大學舉行過「會前會」與「會後會」,針對各篇的主題設計、寫作方向與全書的整體性,反復琢磨對話。當時參與工作坊的各場次主持人、評論人、以及現場聽眾都提供了具有啟發的意見,這些人包括了李丁讚、黃崇憲、蔡英文、柯志明、張隆志、陳永發、吳乃德、吳介民、黃丞儀、張茂桂、范雲、蕭阿勤、蘇碩斌等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同儕先進,在此重申謝忱。

    這本書能以目前的樣態問世,要感謝許多人。首先是中研院社會所的蕭所長,如果不是他當初的督促與支持,我一開始的「集體創作」夢想大概沒有實現的機會。感謝《文化研究》期刊編委會,尤其是主編劉紀蕙與執行編輯陳惠敏,在原已繁重的編務之外願意接下額外的代審專書工作,幫忙覓得稱職的審查人選。感謝兩位細心負責的匿名審查人,接下吃力不討好的包裹審查工作;他們仔細閱讀了全書每一篇章,逐篇提供了許多精彩的洞見與建議,也給〈導論〉的寫作帶來許多靈感啟發。感謝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林載爵先生慨允出版本書,從最初的工作坊籌備到最後的定稿成書,助理張育齊一路任勞任怨,協助整理文稿與所有煩瑣庶務,是幕後功臣。當然,最需要感謝的,是每一位作者的貢獻與付出。如果沒有他/她們前後一貫的持續參與、以及對我這個主編的信任與包容,這個集體創作無法克竟全功。

    過去幾年,我曾在台大與清大開設「戰爭、記憶與認同」的課程,原本以為是個冷門的題目,沒想到意外引來超乎預期的學生,其中不乏來自日本的同學。顯然地,戰爭看似離我們漸遠,但關於「戰爭與社會」的探究興趣,正方興未艾。最後,容我重複〈導論〉中的籲求:期許本書的面世,能讓「戰爭與社會」成為一個引發正視的研究領域,吸引更多研究興趣的投入,同時能為台灣學界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帶來刺激,開啟新的研究方向。

    「把戰爭帶回(研究視野中)來」!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出版地:台灣


















  • 作者:汪宏倫








  • 出版社:聯經




  • 出版日:2014/7/18








  • ISBN:9789570844160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微 的頭像
    微微

    微微輕鬆生活補給站

    微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